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 将相本无种,男儿当自强。 不是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 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 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。” ——《琵琶记》 众所周知,在古代科举制度下,状元的身份非同凡响。作为古代寒门子弟翻身的唯一方式,科举制度意义非凡。曾几何时,多少学子为了在科举制度中崭露头角,不惜苦读无数个日夜。对于古代学子而言,状元堪称少年时的梦。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,倘若可以拔得头筹,他的前途和未来可想而知。要知道,古代时期科举状元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如今的高考状元,他相当于全国第一。所以说,能够获得状元的人,都是当时公认的人才。
其实,这一切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。正如这位清朝的状元之后,却沦落为流浪汉的牛诗静,他的故事刚好向世人诠释状元之后的人生。 一、一举成名天下知 据相关资料记载,牛师静的祖先曾经出现过两位进士及第的显赫人物。以当时的情况来看,牛家先祖的地位可见一斑。尤其是,牛师静的先祖牛风山曾考取道光十三年一甲第一名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中状元。可以说,牛风山的前途无量,可谓是荣耀一时,直到后来,牛风山更是一路攀升,官至清朝武将总兵。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,考上状元可谓是光宗耀祖,普通的学子可以因为高中状元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正常情况下,高中状元也就意味着实现人生的腾飞。并且,这个腾飞将会带领整个家族实现质的飞跃。 当时,高中状元的牛风山为人随和,在中状元返乡之后从不骑马,见到街坊四邻笑脸相迎,见到长辈也是先磕头问好,展现出非常的谦虚的样子,可以说,牛风山在当地深得民心,堪称是一个优秀的父母官。
直到后来,牛风山调任至甘肃任凉州中营游击、追加副将军。因训练部队,守卫边疆有功,特晋升为总兵,为四世一品封赠,可世袭罔替。 然而,牛家的辉煌不只是牛风山一人缔造的,除了牛风山,他的大儿子牛思瑄也是创造牛家辉煌的关键人物。作为牛家第二个状元,他在书法界享有极高的地位。相传,此人在楷书书法方面造诣极深,其文章更是得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赏识。 值得一提的是,他曾经为康百万家里献牌匾,后来这一块牌匾也被称之为“中华四大牌匾之一”。最后,牛思瑄进入翰林院工作,担任文职,正式开启与父亲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。 客观的说,牛家在清朝后期也是非常辉煌的,他们的子孙也曾蒙受祖上的光辉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,牛家的辉煌早已经物是人非。
一百多年前,随着清朝的落没和覆灭,状元的含金量也是直线下降。晚清时期,清朝尚且还有一些名声和地位,等到清朝末期,状元便只剩下一个名头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,当时的状元已经不适应晚清政府的发展。也可以说,在清朝末年,即便是状元也没有用武之地。 1905年,科举制度废除,在中国存在一千多年的选官制度,宣告着结束。对于许多的学子而言,科举制度的覆灭也让他们为之奋斗多年的梦想破碎。无数人因为科举制度的取缔而癫狂,甚至是无所事事。 在科举制度废除以后,清朝已经获得功名的状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,等到1911年,清朝宣统皇帝宣告退位,清朝状元以及很多状元,都迎来政治生涯的尽头,毕竟新政权绝不会轻易接纳前朝的读书人。 而曾经一门两进士的牛家,却因为科举制度和清朝的覆灭,也逐步走向衰落。以当时的情况来看,许多像牛家一样的家庭,都因为清朝的覆灭而走向衰落。加上时间的推移,曾经状元之家的辉煌便不复存在。 然而,作为曾经状元之家代表的牛家,也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芒。如同现在的牛诗静,则正是落寞状元之家的完美体现。
作为文武状元的后人,牛诗静自小便享受过无上的荣光,在村子里,他一直被祖先的光芒笼罩,不管是村里人还是外边的人,总是联想起来牛诗静的祖先。在不知不觉中,牛诗静也成为了当地的名人。 如今,在现在虎牢关西的南屯村饮马沟里,有一副牛风山的壁画。而牛诗静所居住的地方是他们祖先所建设的状元府。当时的牛凤山被皇帝钦点为武状元之后,可谓是风光无限,原本村里破旧的老房子已经无法与其身份相提并论。为此,村里人特意给牛风山修建了一座宅院,也就是状元府。 据悉,如今的牛诗静已经七十多岁,但依旧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。仅仅从他的穿着打扮上来看,完全看不出他是文武状元的后人。尤其是如今牛诗静的生活方式,更是无法让人理解。 一直以来,牛诗静都居住在祖先居住过的状元府,在这里,牛诗静过着没有电,没有水的生活。别说是状元之后的光芒,牛诗静连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都难以达到。即便如此,牛诗静仍在这里快乐的生活着,似乎,从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影响他心中的快乐。 客观的说,牛诗静就像是一个乞丐,但是牛诗静这个乞丐绝不是无所事事,以乞讨为生的乞丐。相反,他是拥有国家补助的人,并且他把自己的补助全部留给需要帮助的人。然而,他所展现出来的乞讨,也是别人主动赠予,主要是食物,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对牛诗静的尊敬。
对于牛诗静本人,村里人都非常的尊敬,把他当做灵魂般的人物。可以说,牛诗静走到哪里,便吃到哪里,这也是村里人对于牛诗静最好的敬重。虽然方式简单,但却将对牛诗静的敬重展现的淋漓尽致。 结语: 准确的说,牛诗静作为曾经状元的后代,他们家族昔日的荣光已经不复存在。不过牛诗静可以从某些角度继承家族的忧国忧民的传统,足以见得牛诗静的优秀之处。可以说,对于牛家而言,牛诗静此时的状态也是他们值得骄傲的地方。 与此同时,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对于一个家族所带来的影响。正所谓:“穷不过三代,富不过三代。”在时间齿轮的推动下,任何人和事都会悄然消失。 参考资料:《琵琶记》 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 |
回答1: 更新2:2019.06.27 为了Mojave重新安装,这次有了三年前没...
「实体套路深,一步一个坑」…… 而今电脑城已经成了智商税的...
(3月2号更新) 目录 写在前面一、苹果iPad产品线梳理 二、苹果i...
炎炎炎炎炎炎炎炎! 虽然已经立秋,但是炎炎丝毫不减,每天小...
...